2001—2013年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估

作者:马国霞   出版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7 月

       摘要:科学评估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是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制定和稀土市 场定价机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论文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动态更新 数据、稀土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考虑“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构建了我国稀土资源采 选和冶炼的生态破坏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框架,定量评估了 2001 — 2013 年我国北方包头 白云鄂博氟碳铈 - 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 土矿等三大稀土生产基地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结果表明: 1 ) 2001 — 2013 年我国稀 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为 761.7 亿元,其中,采选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为 721.8 亿元,冶炼 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为 39.9 亿元; 2 )我国三大类稀土矿中,北方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 - 独居石 混合型稀土矿稀土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以环境污染损失为主,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为 25.5 亿元, 占包头矿生态环境总成本的 74.3% ,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和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以生态破坏损失为主,分别为 54.3 亿元和 658.6 亿元,占各自生态环境总成本的 89.5% 和 98.8% ; 3 )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采选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大,是四川和山东 微山氟碳铈矿的 9.6 倍,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 - 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的 41.4 倍; 4 )我国稀土开发 生态环境成本占其价格的 45 %以上,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扣除生态环境成本,我国稀土产业 利润为负。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