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产权制度论水土保持政策

作者:刘克亚   出版商:福州大学法学院   出版日期:2004 年 5 月


       摘要:产权理论认为,由于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称,即产权失灵,从而导致环 境资源无效率利用,使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环境资源的产权失灵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产权的制度功 能及其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认为在我国普遍实行的是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制度。这一制度作为公 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无疑在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资源利用领域的长期实践表明其本身存在着 诸多问题,如代理成本过高、资源使用监督不到位,以致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难以实现。因资源产权范围不明确, 使其无法成为人们行为的激励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有效率配置。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产权作用机制出发制定 相应的对策。要解决我国资源利用低效及相关环境问题,必须根据各种资源的存在状态,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即 通过建立以重要资源国家所有为基础的,包括一定范围资源个人所有在内的多元资源产权体系。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