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耕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胡琼   出版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8 年 6 月

        摘要:【目的】分析 2000—2010 年全球耕地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为中国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决策制定以及 全球生态环境监测等研究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基于全球首套 30 m 地表覆盖产品数据集 Globe Land30,利用耕 地总面积、面积变化量、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面积变化幅度、面积变化量标准差、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变化量 和复种指数变化幅度等 8 个指标,从大洲、国家、1 ° ×1 ° 经纬网 3 个统计单元,分析 2010 年全球耕地空间分布现 状、2000—2010 年全球耕地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全球耕地利用强度变化特征。【结果】2010 年全球耕地面积总量为 193 890.00×10 4 hm 2 ,占全球陆表面积 14.31%。全球人均耕地占有量为 0.28 hm 2 。其中,大洋洲以人均 1.71 hm 2 位列第一,亚洲以人均 0.17 hm 2 排名最后。[10º N —45º N , 65ºE—125ºE]、[40º N —55º N , 15ºE—55º E ]和[15º S —45º S , 45ºW—70º W ]是全球耕地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耕地面积最大的前 10 名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 俄罗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其中俄罗斯、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还 是人均耕地占有量全球前 10 名的国家。2000—2010 年,全球耕地面积总量略微变化,总体增加 2.19%;美洲是耕 地面积增长最大的大洲,增长达 2 128.14×10 4 hm 2 ;非洲是耕地面积和空间变化最剧烈的大洲,增长幅度为 7.42%。 全球耕地面积总量前 10 名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出现耕地面积减少的国家,10 年间减少 0.95%,巴西和阿根廷是耕 地面积增加和空间波动性最大的国家。美国是耕地面积变化总量和变化幅度均最小的经济大国。全球耕地高强度 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美洲以及西非地区,复种指数均达 200%以上。2000—2010 年,全球耕地面积最大 的 10 个国家中有 5 个国家复种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巴西和哈萨克斯坦复种指数增加最显著,俄罗斯复种指数下 降最明显。【结论】2000—2010 年,全球耕地总量变化不大,但不同区域和国家的耕地变化差异较大。本研究利 用 30 m 分辨率遥感数据产品揭示了全球耕地分布状况、10 年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水土资源 利用、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分析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和信息支持。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