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 ‖ 绿豆间作体系作物根围土壤无机磷变化特征

作者:苏利荣   出版商:广西大学农学院 /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8 年 6 月


       摘要: 为了探讨甘蔗 ‖ 粮肥兼用绿豆间作模式下作物根围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机制及其有效性,以酸性低磷土壤为 介质,通过根箱试验比较不隔根( NS ) 、 尼龙网隔根( PS ) 和塑料膜隔根( FS ) 3 种处理方式下,甘蔗 ‖ 粮肥兼用绿豆间作 体系中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植株吸磷量,测定根围土壤有效磷含量 、 磷酸酶活性 、 土壤磷组分含量 。 结果表明,甘蔗生 物量以不隔根处理的最高,比尼龙网隔根处理的高 14. 65% ,比塑料膜隔根处理的高 25. 56% 。 不隔根处理甘蔗磷的 吸收量比尼龙网隔根处理的高 19. 19% ,比塑料膜隔根处理的高 22. 74% 。 不隔根处理的甘蔗根际土壤的速效磷含量 比塑料膜隔根处理和尼龙网隔根处理的分别高 20. 29% 和 31. 75% ; 不隔根和尼龙网隔根处理的甘蔗根围土壤磷酸酶 活性都显著高于非根围土壤,分别高 10. 16% 和 18. 22% 。 磷素组分结果显示,不隔根处理的甘蔗根围土壤的 AL - P、 Fe - P、O - P 含量显著低于甘蔗塑料隔根处理和尼龙隔根处理,而 Ca - P 含量则相反 。 绿豆不同根处理间的干物质 累积量和磷的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其根围土壤的速效磷含量 、 有效磷含量 、 磷酸酶活性和 AL - P、Fe - P、O - P、Ca - P 组分含量差异也不显著 。 试验表明甘蔗与绿豆间作种植,通过根系交互作用可以改变甘蔗根围土壤磷的相关化学特 性,从而促进甘蔗对磷的吸收 。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