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作者:杜春英   出版商: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8 年 2 月


       摘 要 : 气候变暖背景下 , 热量资源变化势必对寒地农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 文利用黑龙江省 1971—2014 年 67 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 , 计算了≥ 10 ℃活动积温和≥ 0 ℃活动积温 ( 以下简 称积温)及无霜期等农业热量指标 , 采用线性倾向率、累计距平、 M-K 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 (EOF) 方法等统计 方法 , 分析了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 , 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 ≥ 10 ℃积温和≥ 0 ℃积 温分别以 86.7 ℃  d  (10a) 1 和 80.5 ℃  d  (10a) 1 的速率显著增加 , 无霜期呈延长趋势 [ 倾向率为 3.8 d·(10a) 1 ]; ≥ 10 ℃积温和无霜期在 1993 年发生突变 , 突变后二者初日提前 , 终日延后。≥ 10 ℃积温和≥ 0 ℃积温的增加幅 度西部大于东部 , 无霜期延长幅度中西部大于东北部 , 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亦是热量敏感区域。热 量资源增加对农业的影响 , 表现在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 ; 适宜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区域向北、向西扩张 , 大豆 种植重心北移 ; 原适宜种植极早熟、早熟品种的区域逐步被中熟、中晚熟品种替换。热量增加使水稻、玉米 和大豆三大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