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地流转的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技术体系优化及实证

作者:信桂新   出版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版日期:2018 年 1 月

       摘 要:为推动山地丘陵区农业现代化,该文论述了农业转型中的资源流动过程、优化路径和整合技术,并以重庆市江 津区小园村为示范点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实施,能够整合土地流转以经营权集中为方 向的产权调整功能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改造功能,既克服了土地集中过后田块归并整形和基础设施配套难题,又弥补了以 农户地块为单元的工程规划与设计缺陷,适应了农业转型发展的资源流动与整合需求,为各类资源要素的耦合协调奠定 了产权基础和工程基础。将基于土地流转的资源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土地整治技术体系应用于实践。结果显示, 应用前后,示范点土地流转率由<1 0%增至 36.5%,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由< 5%增至 54.02%,农业产业多样化指数由 <5 增至 18.56,平均田块密度由 10.90 降至 6.69 块 /hm 2 ,耕作田块形状指数由 1 5.85 降至 11.18,有效土层厚度由 35~ 40 cm 增至> 50 cm;同时,灌溉保证率提升 13.15%,田间道密度提升值为 41.39 m/hm 2 ,生产路密度提升值为 8 7.04 m/hm 2 , 农业机械动力提升 1 30.77%;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率达 26.52%,农民新村建设集中率达 39.56%,宅基地拆除废渣就地处理 率达 8 1.45%,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达 70.24%,农户宅基地复垦增值水平平均每户 89 195 元。由此可 见,在山地丘陵区崎岖地貌背景下,释放农业规模经营的资源优化效应关键在于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实施,而基于 农地流转的土地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山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