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研究 * ——— 以宾县为例

作者:余文涛   出版商: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摘 要 [目的] 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到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亟待解决 的问题 。 文章以宾县为例,通过一定的方法探索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机制,最终提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 合理建议 。 [方法] 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借助 Logistic 模型探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 影响特点 。 [结果] ( 1 ) 品种技术推广 、 作物收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 1% 水平上达到显著; ( 2 ) 生育期变化 、 土地质量 、 旱灾 、 耕作方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 5% 水平上达到显著; ( 3 ) 温度 、 降水 、 冷害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 10% 水平上达到显著; ( 4 ) 温度与降水是否 集中在生育期内 、 出售情况 、 农业引导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 [结论] 针对研究结果,该文 提出,可从预防低温冷害 、 健全水利设施 、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粮食生 产能力。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