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县域农业增长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刘 玉   出版商: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2018 年 2 月


       摘要: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区域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农业 发展策略。研究借助 Esteban-Marquillas 拓展模型将县域农业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 分量、净竞争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并借助 ESDA 方法系统分析 2000 — 2014 年京津冀地区县域 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 1 ) 2000 — 2014 年,京津冀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体呈现增 长态势,且种植业和牧业是农业增长的主要产业。 2 )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增长具有显著的同 质集聚性,集聚效应表现为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就产业各分量而言,份额分量和结构 分量的集聚效应最强,表现为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净竞争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仅有种 植业和牧业的集聚效应通过统计性检验,并以种植业最强;各分量的显著高高(或低低)集聚县 域表现出低重合度,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生产格局尚待优化。 3 )农业资源配置流向相对合理 的 Ⅰ 类型(竞争优势 + 专业化程度强)和 Ⅳ 类型(竞争劣势 + 专业化程度低)的县域数量不足 50% (渔业除外),表明县域农业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县域间分工协作意识不强。建议加强 县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合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实现农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