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利用潜力分析

作者:孙建飞   出版商: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 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出版日期:2018 年 2 月


       摘要 : 【目的】准确估算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秸秆资源量估算的不确定性主要在 于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的变异性。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区县尺度粮食产量数据,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 秸秆资源量及其不确定性,进而探讨了不同秸秆利用方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方法】按草谷比和秸秆可收 集系数估算区县尺度粮食作物秸秆资源量和可收集资源量,分析了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的变异性,探讨了秸秆 资源量估算的不确定性来源,采用置信区间计算方法给出了江苏省作物秸秆资源量 95% 的置信区间。通过聚类 分析与空间分析对秸秆资源量空间分布进行评价;最后基于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可能带来的环境 效益进行计量。【结果】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存在较大变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为 2.2% ~ 16.7% 和 5.4% ~ 18.9% 。江苏省 2014 年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秸秆资源总量平均为 3974 万 t (95% 置 信区间为 3720 ~ 4227 万 t) ,而可收集秸秆资源量平均为 3062 万 t (95% 置信区间为 2907 ~ 3217 万 t) ;其中,水 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秸秆资源可收集量分别占全省的 53.2% 、 36.7% 、 7.9% 和 2.2% 。江苏省粮食作物秸秆 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分别为 25.58 万 t ( 以 N 计 ) 、 3.51 万 t ( 以 P 2 O 5 计 ) 、 46.22 万 t ( 以 K 2 O 计 ) ,在空间分布上 各养分资源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未被利用 ( 焚烧和丢弃 ) 的秸秆相当于 3.07 万 t 氮肥 ( 以 N 计 ) 、 1.93 万 t 磷 肥 ( 以 P 2 O 5 计 ) 、 15.76 万 t 钾肥 ( 以 K 2 O 计 ) 以及 170.12 万 t 标准煤。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如将未被利用秸秆进 行秸秆还田、秸秆发电或热裂解炭化,可分别带来约 36.2 万 t 、 230.18 万 t 或 381.16 万 t 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潜 力,相当于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0.18% 、 1.13% 或 1.88% 。【结论】作物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的变异性是秸 秆资源量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发展区域特征的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是未来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的重要内 容。江苏省粮食作物可收集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不同作物间可收集资源量存在较大差异。与其他利用方式相 比,生物质热裂解具有更高的固碳减排潜力,是农业可持续秸秆资源利用的潜在途径。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