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生态 - 农业系统动态耦合过程分析

作者:曹洪华   出版商: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版日期:2018 年 2 月


       摘要: 以农业面源污染为研究重点,探究兼顾生态与发展职能的流域生态 - 农业系统的耦合过程与机制,为高原湖泊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依据。选择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耦合理论,构建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和系统耦合演化模型,对 1994 - 2015 年洱海流域系统耦合度及动态耦合过程进行分析。1994 - 2015 年,洱海流域生态 - 农业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度均呈上升趋势,经济 - 生态系统总体向良好状态发展,经济发展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威胁不断弱化,两者协调发展水平维持磨合、提升。1994 - 2015 年洱海流域生态 - 农业系统耦合协调度为 0. 46 ~ 0. 88,经济发展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总体呈现协调耦合的状态,其中 1994 - 2002 年处于拮抗时期,2003 - 2005 年仍然处于拮抗时期但耦合度下降趋势得到扭转,2006 - 2011 年进入磨合阶段,2012 - 2015 年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保持与促进难度较大。耦合态势可分为磨合消耗阶段( 1994 - 1998 年) 、快速消耗阶段( 1999 - 2003 年) 、快速协调阶段( 2004 - 2007 年) 和磨合协调阶段( 2008 - 2015 年) ,揭示了生态农业政策的短期效益,预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系统耦合测度有效识别了洱海流域生态 - 农业系统演化阶段与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制约着洱海流域生态 - 农业系统协调耦合,磨合协调阶段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持续推进。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