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地表植被 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作者:董喜春   出版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版日期:2008 年 3 月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 3,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地气能量交换和水份收支改变的气候效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下垫面由农田变为城市后近地层大气水汽含量减小,气温升高。但增温幅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总体而言西部高于东部、夏季高于冬季。对能量平衡的各因子的分析表明,因地表水份蒸发引起的潜热释放减少是地表温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流场差异场的特点是以试验区域为中心,低层呈气旋性而高层呈反气旋性环流,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试验区域以外中低层大气以补偿性平流的形式流入试验区,补充地表水份损失,导致退化试验和控制试验相比低层云水量减少而中高层云水量增加。受环流场和水汽场异常的共同影响,夏季试验区域西部平均降水减少而东部增加。绿化试验和过渡试验结果则表明,当城市绿化面积超过50%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城市化进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