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潜力的多适宜性综合评价

作者:曹志宏   出版商: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版日期:2018 年 1 月


       摘要: 由于作物秸秆类型不同,其营养成分和利用价值也不同,因此仅根据草谷比系数法以质量形态衡量其利用价值,难以全面 直接地反映秸秆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 . 为综合定量评价不同利用方式下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各种利用价值,依据能量流动定律, 构建作物秸秆多适宜性综合统一评价体系 . 结果表明: ① 以质量 、 能量和谷物当量 3 种形态综合核算我国秸秆资源量,其计量结 果年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且能量和谷物当量形态更能直接体现秸秆资源能源化和饲料化的实际利用价值; ②1991—2015 年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价值总量整体上升,至 2015 年我国作物秸秆肥料化 、 基料化和原料化形态质量为 6. 88×10 11 kg ,能源化利 用价值为 8. 89×10 18 J ,适宜饲料化的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量为 6. 26 ×10 11 kg 谷物当量,折合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100. 66% ,因此 秸秆饲料化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并且符合当前我国 “ 粮改饲 ” 农业改革发展方向; ③ 我国各地秸秆资源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 的地域边缘属性,秸秆资源丰富地区主要集聚在华北 、 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 研究显示,就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而言,饲料化 具有相对较高的适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由于经济收益 、 经营规模和市场供需不对称等原因,当前农户秸秆饲料化的意愿不高, 可利用经济和政策等措施引导该产业有序开展 .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