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 及其对风蚀的响应

作者:葛拥晓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4 年 7 月


        摘 要: 艾比湖已经干涸的湖底常年经历强烈风蚀,形成危害较大的沙( 盐) 尘暴。为了解风蚀过程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变化特征,在干涸湖底选择无植被覆盖( S1) 、芦苇荒漠带( S2) 、梭梭荒漠带( S3) 3 个区域作为研究区,运用粒径分布参数表征粒径分布特征对风蚀的响应。结果表明: ① 由于不同区域沉积物形成时间差异,S1、S2、S3 之间粒级组成、平均粒径均差异显著。S1 的沉积物为黏粒—粉粒—极细砂类型,其中,粉粒含量最高,为80. 60% ,相比其他两个区含量较大,但是平均粒径最小,在 6. 10Φ ~ 6. 30Φ 之间; S2 为粉粒—细砂—中砂类型,砂粒含量最高为 87. 71% ,质地较粗变化幅度较大,平均粒径在 2. 25Φ ~ 3. 54Φ; 而 S3 为粉粒—极细砂—细砂—中砂类型,各粒级含量相对比较平均,不同深度含量差别较大,平均粒径在 3. 38Φ ~ 5. 65Φ。② 干涸湖底不同区域沉积物粒级含量、粒径分布参数对风蚀的响应特征不同。由于风蚀程度不同,S1 和 S2 0 ~ 10 cm 的沉积物,无覆盖区域和覆盖区域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显著,且随深度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呈现降低趋势。S3 无覆盖和覆盖区域的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均不明显。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