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的适应性治理: 国际经验 、 限度与路径选择

作者:詹国辉   出版商:南京财经大学   出版日期:2018 年 3 月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不断被解构,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当下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的内生性结构障碍 。 命令型 、 市场型及公众参与型是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实践模式 。 基于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生态治理 的实证考察发现,基层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 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的缺失 、 公众参与作用的弱化 、 治理模式的单一化 、 主 体行为利益博弈等治理限度,进一步制约了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质量的提升 。 为此,需要通过健全污染治 理的法律体系 、 建立高效的整体性协调机制 、 建构广泛的公众参与治理机制 、 创设主体合作的适应性治理平台 、 协 调多方利益关系并兼顾生态利益等多维度适应性治理路径,以期提高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质量,最 终促进雄安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