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人工植草的蓄水保土效应试验

作者:马金平   出版商: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版日期:2009 年 7 月


       摘要:在阳高县王官屯的12°坡地上进行了4种不同植被蓄水保土效应的对比试验,通过3年的自然降雨与产流产沙量观测,得出以下结论:产流产沙量从大到小顺序为裸坡>荒草坡与牧草坡>草灌混交;大部分的径流与产沙是由少数几次大雨量、大雨强的降雨造成的,其中雨强是影响径流冲刷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雨强增大时,植被保土效应明显降低。产流产沙量除受降雨特征值的影响外,地形与植被盖度的作用也比较大。相同坡度下,水平阶整地的草灌蓄水保土效应与其他处理相比非常显著。在植被生长过程中,早期阶段的产流产沙效果与裸坡相差不大,随着覆盖度的提高,植被的蓄水保土作用明显增强。总的拦蓄坡面径流泥沙效果顺序为:草灌混交>荒草坡和牧草坡>裸坡。荒草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其蓄水保土效应与人工管理的牧草不相上下,此结论为开展生态自我修复恢复植被的封禁治理措施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