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红线 ” 实施的制约性因素分析及制度完善

作者:白 洋   出版商: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版日期:2016 年 3 月


       摘要:“生态红线”作为对空间环境实施生态整体性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制约性因素,具体表现为: 概念界定不清、专门法律缺失、划线范围有争议、多头管理致红线空间重叠、生态补偿和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弊端,导致生态红线 “难落地”。未来制度的完善应当在制度安排符合生态整体特性的思路指引下采取多种手段保障红线落地,具体措施如下: 在科学划定红线区域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和地方专门立法予以保线; 实施分类分级的管控措施进行护线; 配套设置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公众参与以及立体化空间监管体系等制度坚实守线。只有通过多种管理手段的统筹推进,才能保障生态红线 “划得好”、 “守得住”,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诉求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