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和有机碳流失特征研究

作者:袁东海   出版商: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02 年 6 月


       摘要:研究了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的试验区水土流失和有机碳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径流、泥沙及有机碳 流失主要集中在5月、6月及8月份,其间径流流失量占全年流失量的68.8%~ 73.1% ,泥沙流失量和有机碳流失量 占全年流失量的90%以上。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大小顺序均为无保护性措施、侵蚀严重的试验区5>粗放经营 利用的试验区1>保护性经营利用试验区2>保护性经营利用试验区4>恢复保护性植被试验区3;流失的泥沙主 要为推移质,有机碳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粗放经营利用的试验区1>保护性经营利用的试验区2>保护性经营利 用的试验区4>无保护措施、侵蚀严重的试验区5>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3,径流流失的有机碳和推移质流失 的有机碳基本接近。从保护资源角度来看,恢复保护性植被试验区3的利用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和有机碳的效果最 好。从农林利用角度来看,以有保护性经营利用综合性措施(等高梯田、植被篱笆、农林间作等措施)的试验区2和 试验区4利用方式,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有利于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