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什么是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愈密,坡度越陡,等高线愈稀,坡度越缓。
等高线种类
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高程基准面)起算而测绘的等高线,通常用实线来描绘。
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
是为了计算高程的方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通常是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描绘一条计曲线,它在地形图上以加粗的实线表示。
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
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而又重要的局部形态,地形图上常以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又称辅助等高线)
是在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表示那些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小形态。
等高线的判读
三个基本概念
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面。
相对高程:地面上任意两点的绝对高程差。
示坡线:指示坡度降低的方向。
如何判读等高线的高程?
若是山头等高线闭合相套,愈向内的高程愈高;若是凹地等高线闭合相套,则愈向内的高程愈低;
两山头等高线相邻,或两凹地等高线相邻,则两相邻等高线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邻,相差一个等高距。即凹地的等高线低于山头等高线的一个等高距;
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或者一个凹地等高线与一个山头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如图:
基本的地貌形态及其判读
地貌基本形态
谷地
是地表向一个方向倾斜延伸的狭长凹地
斜坡
斜坡与谷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斜坡应是谷地的一部分。可分为等齐斜坡。凹形斜坡、凸形斜坡、阶形坡等。
山顶和山脊
同一山体各反向斜坡的交汇处。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顶。
鞍部
反向斜坡上谷地向源侵蚀,形成山脊上的低凹部分,形若马鞍。
判读方法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读:“山高坡陡”,故一般情况下高处坡陡等高线密,低处坡缓等高线稀;
根据高程注记判读:高程点高程渐增的为上坡方向,渐减的为下坡方向,或高程注记的字头所朝方向判读为上坡方向;
根据示坡线判读:示坡线与等高线连接的一端为高,是上坡方向,另一端为低,指向下坡方向。
根据河流符号判读:由于水往低处流,故地图上河流由细变粗的符号或流向符号,都能指明倾斜向下的方向。水流上游—上坡方向,水流下游—下坡方向。
根据山的各部形态综合判读:山顶高,鞍部低;山脊高、山谷低;山地高、平原洼地低等。
下面是一个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