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庆区专场举行,延庆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介绍,延庆区已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吸引集聚百余家无人机企业。预计到2025年,全区低空经济总量将达到50亿元规模。
叶大华介绍,延庆的低空经济发展可以用“五个有”来概括,即发展有规划、协调有机制、产业有规模、政策有保障、应用有场景。
“我们与航天九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编制延庆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空基础设施规划,以中关村延庆园为重点规划了低空产业六个功能组团。与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委等13个部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除了已经集聚的百余家无人机企业,航天五院514所等一批‘国’字头检测机构也已经落户延庆,形成无人系统检测服务产业高地。到2025年,全区低空经济总量预计将达到50亿元规模。”叶大华说。
“延庆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开展5G-A通感一体组网部署,进行无人机探测管控技术测试;实施无人机赋能长城保护试点项目,实现对八达岭长城全天候、智能化巡检。”叶大华表示。
下一步,延庆区将进一步集成政策、集中资源,突出低空安全、军民融合、绿色航空等特色,在低空安全技术攻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域管理创新、低空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示范引领,着力建设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先导区。
具体来看,延庆区将建设“三网一平台”,构建低空发展基础。“三网”指的是空域航路网、低空智联网、起降设施网,通过空域系统规划、多网互联融合、设施建设提升,加强基础设施保障,全面提高空域的安全水平和使用效率。“一平台”指的是低空管理服务平台,联动“三网”,建立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融合系统。
延庆区将建设“四个中心”,打造产业生态链。设立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为全市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无人机试飞、检测、适航研究中心,通过建设无人系统测试场、与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适航审定服务站,以及发挥专业检测机构集聚优势,着力提升无人机服务专业化水平。培育无人机和无人机反制装备智造中心,巩固拓展军用级、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基础,大力发展无人机安防反制产业。打造无人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中心,加快建设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共建低空安全研究院、无人机学院,聚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此外,延庆区还将培育“六类场景”,实现多领域利用。推动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生态监测、长城保护、城市物流、支线物流、文旅体验六大类领域示范应用;与航天九院合作实施智能无人机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深化与美团公司合作,拓展“低空+”医疗服务场景。推动八达岭机场与京津冀范围内通航机场开通物流配送支线;在世园公园等景区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体验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