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果园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

作者:潘艳华   出版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6 年 6 月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滇西南地区新植果园不断增多,水土流失及土壤退化成为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提供切实可行的耕作技术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滇西南边境地区坡耕地幼龄果园为对象,通过测定 3 种不同耕作措施( 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 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水土流失。相比于传统耕作,其他 2 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质量分数增加了 14% 以上,径流量减少 20% 左右,土壤流失量减少 10% ~ 30% ,总养分流失减少 20% ~ 30% 。其中,生物覆盖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更为显著,而且,随着试验时间推进,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