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计算的厦门市 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作者:张天海   出版商: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出版日期:2018 年 4 月


        摘 要: 目前我国快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二者的协调健康发展备受关注。以快速城市化的厦门市为研究区,基于时间序列计算了该市 1980—2010 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0 年间厦门市人均生态足迹从 1980 年的 0. 52 ghm2持续增长至2010 年的 2. 37 ghm2,并且表现出阶段性,其中 1990—2000 年的增长量是 1980—1990 年的近 3 倍,2000—2010 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量约等于第一阶段( 1980—1990 年) 和第二阶段( 1990—2000 年) 增长量之和。在供给方面,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由此导致生态赤字逐年扩大,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加重。从组分分析看,影响人均生态足迹逐年扩大的主要组分为化石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而生态承载力组分方面,耕地下降明显,建设用地略有上升。同时,生态足迹强度( 万元 GDP 的生态足迹需求) 在 30 年间持续降低,表明资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厦门市工业化的发展对化石、电力等能源的巨大消耗导致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其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鉴于厦门市自身特点,应该在城市发展策略上由二产转向三产。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耕地锐减,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小,经济、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健康矛盾显著,对其可持续发展应予以重视,在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划出生态保护用地的红线,避免过度开发。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