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利用mapgis制图软件换算大地坐标和经纬度
地质工作中常要对进行大地坐标转经纬度和经纬度换大地坐标,以下步骤请大家熟记:
一、大地座标→经纬度(地理坐标)
1、在文本文件中输入大地坐标数据,格式为 Y空格X。
如下,原始的大地坐标由一个8位的Y和一个7位的X组成,“新建文本文档.txt -记事本”显示如下:
31560000 4503500
31565000 4503500
31565000 4507500
31568500 4507500
这组坐标数据中的Y的前两位为31,是分带号,一般使用的分带有三分带,六分带,这里的坐标是三分带的,记下Y前的这两位数,在原始数据中去除掉,
现在数据变为:Y—6位,X—7位。“新建文本文档.txt -记事本”显示如下:
560000 4503500
565000 4503500
565000 4507500
568500 4507500
保存这个TXT的文本文件。
2、打开MAPGIS,启动坐标投影变形程序
如果是MAPGIS6.7版,请选择“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统→用户文件投影转换”→点击打开文件,打开刚才的大地坐标的文本文件。
“指定数据起始位置”中出现刚才的的文本文档,显示如下:
560000 4503500
565000 4503500
565000 4507500
568500 4507500
在设置用户文件选项中,一般选:按行读取数据,X→Y顺序,生成点。最后点击确定。
3、设置输入数据的格式,点击用户投影参数,并完成设置。
坐标系类型——大地坐标系
投影类型——5:高斯克吕格投影
比例尺分母——1
椭球面高程——0
投影面高程——0
投影带类型——3度带或6度带
投影带序号——31
X,Y的平移均设0
这里我们的大地座标为3度带的第31带,注意填好,坐标单位为米
接着为:设置输出的格式,我们要求输出的是经纬度,点结果转换参数,完成设置。
4、输入投影参数
坐标系类型——地理坐标系
我们输出的经纬度的单位应该是DDDMMMSS。SS注意点写到文件,保存就大功告成了,注意:保存的文件要写上.TXT的后缀
最后,在文本文件中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x= 560000 y= 4503500 xp=1234234.357
yp=403950.255
x= 565000 y=4503500 xp=1234607.202
yp=403948.893
x=565000 y=4507500 xp=1234608.692
yp=404158.555
X=568500 y=4507500 xp=1234837.762
yp=403157.535
xp为经度,1234234。357就是123度42分34。357秒,
YP为纬度,403950。225就是40度39分50。255秒(纬度没有最多90,所以没有三位数)
二、经纬度→大地座标
同样,输入文本文件格式如下,
1234234 403950
1234607 403948
1234608 404158
1234837 403157
这里面的数据前面的为经度,格式为DDDMMSS,后面的为纬度,格式为DDMMSS
接下来的转换过程和大地坐标转换一样,只要将刚才的用户转换参数和结果转换参数交换即可,
要注意分带号的确定,如果你不知道分带号,就应该先计算分带号,算法是
经度/3得到的整数为三度带的分带号
经度/6得到的整数为六度带的分带号
计算所得的结果格式如下
x=1234234 y=403950 xp=559991.687
yp=4503492.058
。。。。。。。。。。。。。。。。。。。。。。。
。。。。。。。。。。。。。。。。。。。。。。。
。。。。。。。。。。。。。。。。。。。
其中的xp为地图上的y坐标,记得在前面加上带号,
其中的yp为地图上的x坐标。
利用MAPGIS制图软件换算大地坐标和经纬度
mapgis65 里怎么求一个区的面积?
区编辑-->修改属性(在比较靠下位置,大概是倒数第四个)-->修改区属性
然后点你要查看的区,弹出对话框就有面积、周长等属性
mapgis---若已知四个定点的经纬度,如何求其他任意点的经纬度?
如题,已知四个顶点的经纬度,想要求出球面上任意点的经纬度,用mapgis如何实现?或者说这个问题是可以实现的的吗?
这个当然可以。先新建一个点文件,将四个点输入进去,编辑一个用来添加坐标的字段。然后对该点文件进行一个校正,可以用实用服务里的误差校正模块来做,将四个点的坐标校正为你所定义的四个经纬度坐标,就相当于对该矢量文件进行了一个配准。然后打开该文件 鼠标移动你所想要看的点的位置 就可以从图形下方读取大致坐标。如果你想得到范围内一个点的精确坐标,则可以先在图上输入该点,然后用投影变化模块下的工具-坐标生成属性 。这样就可以把坐标精确的填写到目标点的属性中。
根据经纬度求距离
知道一经纬度坐标A(a,b),一个角度r,一个长度d(单位米),我想根据这些获得另外一点经纬度坐标B(c,d)。
在地球上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公里;在赤道经度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公里,在其他的纬线上,经度每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经度数*cos经度数,例如在北纬30度,经度相差5度,实际距离是:111*5*cos30度。
根据实际距离求经纬度坐标
1.已知某一点的地理坐标,以这一点为参照,能不能推出其他点的地理坐标,其他点和改点的实际距离是已知的(包括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求推算方法。
2.经纬度的度、分、秒所对应的实际距离分别是多少?
3.度、分、秒三者之间的换算率又是多少?
地球上任两点间距离公式:
地球上任两点,其经度分别为A1、A2(E正,W负),纬度分别为B1、B2(N正,S负)。
令A0=(A1-A2)÷2,B0=(BI-B2)÷2
f=√sinB0×sinB0+cosB1×cosB2×sinA0×sinA0
则
1、两点间空间直线距离=2fR
2、两点间最小球面距离=arcsinf÷90°×∏R(角度)
3、两点间最小球面距离=arcsinf×2R(弧度)
说明:E、W、N、S=东西南北;R=地球半径;√=根号;∏=圆周率。
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要求和考核标准
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属于整个地质矿产普查第一阶段(矿产发现阶段)的工作,实践证明,它是发现矿产的一条捷径。
为提高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总结近年来异常查证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要求和考核标准》(简称“要求和考核标准”)。本〈要求和考核标准〉作为对〈物化探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983年)的重要补充,是各地矿局(厅)、大队和分队考核验收各类异常查证工作的标准。并可作为各类物探、化探异常查证项目费用核算的依据。
一、 异常查证阶段划分:
1、 异常查证工作,按其查证的详细程度划分为三个阶段:
踏勘检查(即三级查证)
详细检查(即二级查证)
工程验证(即一级查证)
2、 异常查证的工作的流程及在整个物探、化探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见框图。图中将物探、化探工作按比例尺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10万或更小比例尺物探、化探工作;1:5万—1:2.5万物探、化探工作。针对不同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工作,其异常查证工作的流程也略有不同。
①、对于小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工作,圈定了异常区并对异常进行筛选之后,即进入首次的异常踏勘检查工作(三级查证)。查证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a、发现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矿体。此时可直接进入异常的二级查证阶段。
b、小比例尺工作圈出较大的异常区(带)或大型局部异常,踏勘检查后,未能找到局部异常的最佳部位,地表也未见矿化、矿体,但从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和异常特征分析,区内成矿条件有利或个别异常见有意义的矿化。此时就需统一布置1:5万(或1:2.5万)物探、化探普查工作,以期进一步圈定、分解异常。1:5万(或1:2.5万)圈出的局部进行筛选后,还需对所选定的异常进行踏勘检查(也就是第二次异常三级查证)。而后再视情况进入异常二级查证阶段。
c、地表未见有意义的矿化、矿体,从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和异常特征分析,异常区成矿条件不利,或已查明异常为非地质因素引起,进一步工作已无必要。可将异常暂时放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比例尺的物、化探工作,异常三级检查的重复进行是重要的物征之一。
②、对于直接布置的1:5万—1:2.5万物探、化探工作,由于比例尺相对来说已经较大,圈出的异常范围小,踏勘检查后容易找到局部异常的最佳部位或发现矿化、矿体,因此,在见矿化、矿体和认为成矿条件有利的异常区内,可直接布置异常二级查证工作。
异常查证一般应遵循先三级查证,后二级查证,然后再一级查证的顺序。特殊情况下可跨越某个阶段进行。
二、 异常的筛选与异常查证项目立项
1、 异常筛选原则:异常筛选工作要在充分收集已有物探、化探、地质、矿产、遥感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综合分析、研究、对比,根据目标物、目的物的识别准则和发现标志,对异常进行科学的分类、归并与排序。
在运用已有识别准则和发现标志时,要避免地区局限性,要充分尊重异常客观存在的事实,要准备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原有的认识及局部的规律。
异常筛选和发现新的找矿靶区,以推动地质找矿工作。
2、 异常查证工作,应在逐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通过初步筛选确定三级查证的异常;同样,二级查证的异常一般应是在三级查证后的异常中筛选,一级查证的异常一般应在二级查证后的异常中筛选。
3、 二级查证与一级查证均需单独立项。三级查证一般也要单独立项,也可含于中小比例尺物探、化探工作项目中。
4、 省(区、市)地矿局(厅)级单位安排异常工程验证项目时,需将配套的地下物探、化探和验证工作同时列入计划,并落实执行单位。
5、 单独立项的异常查证项目,须编写单独设计:
三级查证的设计内容:
①目的任务;
②异常查证工作区的位置及坐标;
③异常区的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④异常解释推断初步意见;
⑤异常查证工作方法用选择依据、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⑥地质、物探、化探配合方案;
⑦人员、设备、资金预算及施工安排;
⑧有关附图。
一级查证的设计内容:
①目的任务、施工依据;
②工程的种类、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③物探、化探配合方案(含地下物探与测井、验证后再解释);
④人员、设备、资金预算及施工安排;
⑤有关附图。
三、 异常查证各阶段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
异常查证各阶段因其任务的不同,各阶段的要求及考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对异常查证项目考核的依据应是本标准和项目设计书。具体以下表说明:
查证级别 查证任务
查证要求 考核标准
踏勘检查
三级
①复核异常是否存在。
②进一步确定异常的确切位置。
③了解异常所处的地质环境。
④初步查明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对异常的找矿远景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进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 ①应大致确定异常的范围,至少有三条物探、化探剖面反映异常。
②查证方法以原方法为主,并可适当选择其它方法。物探异常要作为必要的化探工作;物探、化探异常都应进行地质剖面测量工作。
③对浅覆盖区内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少量的槽探揭露。
④检查结束后,应提交查证工作简报,提出是否详细检查的建议。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①初步查明了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
②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了有依据的评价。
详细检查
二级 ①详细圈定异常范围。
②详细了解异常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③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评价。
④对有找矿意义的异常提出工程查证的具体建议。 ①应做大比例尺的面积性物探、化探工作;工区大小应以能完整反映主要异常形态为准;测网的密度,应以能充分反映异常的主要细节为原则。
②应测地质、物探、化探的典型剖面,测制地质草图。
③对浅覆盖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一定量的山地工程,揭露浅部异常体。
④对需要进行钻探验证的异常,要进行定量、半定量的推断,提出异常验证方案及验证建议书。提出异常检查报告。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①在确定异常起因方面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②对建议验证的异常源形态和参数做出了较为可靠的推断。
工程验证
一级 ①查明由地表下地质因素引起异常的地质起因,或查明矿化向深部延伸的变化情况,大致了解矿化规模、产状、分布特征。
②提出可否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普查评价的具体意见。 ①实施合理、有效的验证工程。
②对钻孔必须进行井中物探、化探工作。
③查证过程中应有物探、化探组配合,以便及时调整验证工程和做补充性物探、化探工作。
④查证结束后,应提出是否进行地质普查的意见,提交查证报告。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①工程中见到了异常源。
②对异常的找矿价值做出了有依据的结论。
四、 对异常查证报告的要求:
1、 对异常踏勘检查结束后应编写简报。如异常需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应提出详查立
项建议书。
简报内容包括:(三级查证)
①工作目的和任务完成情况;
②异常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各简况;
③工作方法;
④主要成果,有意义异常需重点阐述;
⑤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
⑥附异常分布图、地质草图、检查成果图。
2、异常详细检查结束后必须编写成果报告。凡建议进行深部工程验证时,应提出工程验证建议书。
报告内容包括:(二级查证)
①工作目的、异常区经济交通情况、任务完成情况;
②异常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③工作方法技术与质量;
④主要成果,异常解释推断异常是否具有找矿意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⑤结论与建议,重点确定异常是否具有找矿意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⑥附地质草图和物探、化探成果平面图与剖面图、综合异常图、工程综合编录图、实际材料图。
2、 异常工程验证工作结束后,必须编写验证成果报告,成果报告应由地质、物探、化探技术人员共同编写。
报告内容包括:(一级查证)
①工程验证的目的任务,工作完成情况;
②工作区地质特征、异常特征;
③验证手段以及质量情况;
④验证主要成果,异常解释推断和异常找矿前景的评价意见;
⑤结论与建议。重点反映工程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存在问题、下一步建议。
⑥附地质、工程分布图(含综合异常图),钻孔综合柱状图(含物性与测井图),工程验证综合剖面图,井中物探、化探图等。[/td][/tr][/table]
化探数据处理 - 正文
在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化学研究中,为了提取具有地质找矿意义的信息和其他有用信息,对地球化学数据的加工、分析和解释工作。简单情况下可以用人工,但现在普遍都借助电子计算机和绘图设备来完成。
地球化学数据通常蕴含多种有用信息并伴随某些不规律的变化,在数据获取过程中还引入了分析测定误差,这些使化探数据的复杂性增加了,在化探数据处理中要将这些不规律成分和分析误差除去。
在特定情况下地球化学数据可能只反映单一的地质过程,这样的化探数据是所谓“来自一个母体”的。一般情况是几种地质过程作用在同一地区,他们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这反映在地球化学数据上就具有“多个母体”的特征。化探数据处理需要鉴别和分离这些母体,即对化探数据值进行分解,确定出不同母体的影响在数据中所产生的分量。在确定和分离地球化学母体时常常涉及化学元素的分布形式,如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等。
找矿信息总是同地球化学异常相联系的。最普通的化探数据处理是对一组化探数据计算出背景值和变化范围(如用平均值和标准离差来衡量),据此确定出地球化学异常的下限值。当地球化学背景随着地理位置出现趋势变化时,要相应地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以便获得随地理位置而变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化探数据是以多元素或多变量为特征的。化探数据处理既研究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又研究样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叫做R方式分析,后者叫做Q方式分析。分析结果是将数据按变量或按样品划分成若干类,使各类内部性质相似而各类之间性质相异。如果参加分析的数据含有已知类别(如矿或非矿的作用)能起训练组作用时,数据处理的结果可给出明确的地质解释,否则所做的地质解释就含有较大程度的推测性。
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以及与计算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近代多元统计学方法,在60年代均被广泛地应用于化探数据处理中。例如,用于检验和计算元素含量分布形态和分布参数的快速统计学方法(含二元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用于研究采样和分析误差的方差分析,用于确定非平衡地球化学特征的背景与异常的趋势分析和移动平均分析,用于含训练组化探数据分类方法的多元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用于不含训练组化探数据分类方法的主分量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簇团分析、和非线性映象等。这些方法已成为边缘学科数学地质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研究地球化学特征的空间变化时也吸收和引用了地质统计学(矿石储量估算的一种方法)中区域化变量的概念及有关方法。由于地球化学数据含有非数值性的成分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明确和暧昧性,因此如非参量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等方法也得到应用。此外,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地球化学数据中少数高含量值对统计计算结果(如背景和异常的数值)的扰乱,已经开始使用以中位数为基础的稳健统计学代替以平均值为基础的传统统计学。
化探数据处理从近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受益极大,用计算机不仅使得前述的一系列数据处理方法成为现实,而且机器制作区域地球化学图和其他图件已成为常规工作。利用终端上的图形显示和人机交互作用,使地球化学参数的确定和异常解释得以高效率地进行。尤其是彩色图像处理技术在化探中的初步应用,将对化探制图和解释推断工作的新飞跃发挥重大作用。各种地球化学数据库的建立使化探数据得到长久保存和最大程度的利用,有利于在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地球化学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研究工作,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硬软件支持下也已蓬勃地开展起来。
地球化学剖面图百科名片
地球化学剖面图是将一系列地球化学剖面按规定的比例尺和剖面所在的平面位置展布而构成的图件。表示元素或地球化学指标沿采样线或剖面上的量值变化的图件。一般以采样点位置为横坐标,元素或指标的量值为纵坐标绘制变化曲线,横坐标下一般应附有供对照的地质剖面。
目录
· 解释推断图
展开
英文:geochemical profile
释文:表示元素或地球化学指标沿采样线或剖面上的量值变化的图件。
一般以采样点位置为横坐标,元素或指标的量值为纵坐标绘制变化曲线,横坐标下一般应附有供对照的地质剖面。纵坐标上的标尺可使用算术的或对数的,当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太大时(例如数十倍或数百倍),须使用对数标尺;有时纵坐标也可以表示元素的衬度。为了同时观察同一剖面上多种元素或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并列若干地球化学剖面与一个对应的地质剖面构成的多指标地球化学剖面图。[1]
化探工作中对所获得的多种元素分析数据以及量化的相关学科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成图和解释的工作。现代数学一统计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带人新的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对多种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提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处理的变量而言,有
file:///C:\Users\Vivid\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692.png
地球剖面
单变量分析(如趋势面分析,稳健统计等)和多变量分析(如判别分析,簇群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之别;就处理所依据的统计分布律而言,有依赖于正态律的参数统计法和不依赖于它的非参数统计法,属于后者的模式识别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就处理所针对的数据变化特征而言,有研究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的两大类方法。地球化学数据的变异特点促使克里格法等研究非线性变化的方法迅速发展,近些年来,混沌、分形和智能神经网络等新型数据处理方法正方兴未艾。化探数据处理解决的问题主要有:①研究采样和分析中的误差,优化采样布局;②抑制数据噪音,突出主体趋势;③揭示多种数据的内在联系,提取隐蔽的有用信息;④显示数据空间分布模式,编制地球化学图件;⑤异常对比、分类、评序,等等。保证地球化学数据处理质量的关键,是明r所用数字模型的原理和特性,搞清所用参数和处理结果的地质一地球化学意义,避免朦朦胧胧地做数字游戏。
在地层柱状图的一侧于相应层位或采样点位处,标示出元素或地球化学指标量值的图件,用以表示沿钻孔刨面柱的元素或地球化学指标量值的变化情况。
基于二维地球化学数据、汁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实现的多元空间分析。采用栅格或矢量(点、线、面)模式对由地球化学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生成的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形成新的图层。叠加运算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常用的有:累加、累乘、比值模型、算术加权、指标模型、贝叶斯模型、同归模型、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资源预测,通常以概率的方式展示叠加分析的最终成果。
为简单方便起见,在图面负担允许的情况下,将地球化学行为相近的若干种指示元素的异常,重叠编制在同一张地球化学图件上。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与传统数据统计的数学理论基础不同,它不是把数据的分布看成是光滑连续的曲面或分片光滑,而是着重考虑地球化学数据分布极其复杂不规则的特征。非线性统计学主要用于地球化学采样密度选择、数据场模拟及异常评价等问题的研究。这类方法主要有分形法(包括多重分形)、混沌法、数量化理论、模糊分析、小波变换等。研究对象包括:背景及异常划分、数据插值、地球化学场的模拟与分类。
用一系列符号标记在图内相应采样点位置上,以代表不同的指标、量值及分布范围的图件。有些国家将其作为正式图件(基本地球化学图)出版。
又称等含量线图(isolinemap)。基于内插原理,将地球化学图中量值相同的点,用光滑曲线连接,勾绘成层次丰富、趋势分明、特征清晰的图件。制作这种图件时,往往需要用平均方法或滑动平均方法,对数据稍作加工,以抑制数据中的噪音,获得比较光滑的地球化学面,这样才易于勾绘出等值线来。
以不同颜色构成的色阶来代表网格化图件中每个方块面积内的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学量值区间的彩色地球化学图件。
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按国际分幅或行政区划制作的正式出版的地球化学图。它们类似地质图,可供各方面的工作者为了不同的目的所利用。它必须能以客观和很明显的方式反映不同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而尽量不杂有制图者的主观意图和主观因素。基本地球化学图包括保留全部原始信息的数据图,各种符号图,以及稍作加工,以压抑采样与分析噪音后而制成的等量线图或色块图。
根据地球化学图或综合性图件中数据的分布特点、异常形态和量值的变化趋势等各种特征与地球化学勘查中某些已知的或已被公认的规律相比较,结合地质条件的分析作出明确的地质或地球化学解释或预测,并用相应的图符凸出显示其结果。由于这类图件允许根据具体需要对基本数据进行非标准处理,如删除可疑数据,压低各种误差,提高信噪比,强化异常等等,因而属于非标准图件。